保险服务总结
写好总结有利于提升自身能力和自信心,推动个人成长和进步。写保险服务总结要注意什么?这里给大家提供保险服务总结下载,供大家参考。
保险服务总结篇1
一、社保工作
1、保险种类多,各种保险政策性都比较强,从事社保工作时间不长,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我一定要把各类保险政策性问题理解透,只有自已理解透了,才能很好的和居民解释清楚。
2、要想加强各单位养老保险参保进程,就一定要加强政策宣传引导。才能促使社保政策家喻户晓,提高广大居民及外来务工人员的参保意识和积极性。只要都认识到了参保的重要性,就会做到应保尽保。这样就能更好的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
3、充分利用辖区内的资源,扬帆社区辖区范围大,单位多,201_年计划把辖区内未参保的单位进行宣传走访,增强单位参保意识。减少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因未参保而发生的纠纷。
二、就业工作
1、认真学习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的文件精神,做好宣传工作。根据社区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务实工作,认真落实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千方百计解决失业人员的困扰,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
2、根据失业人员的需求和能力,积极与用人单位紧密联系,给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用人单位与失业人员搭好沟通的桥梁。并做好跟踪服务,建立台帐。
3、进一步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为失业人员办理《就失业登记证》,并为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办理社保补贴。
4、根据劳动市场的需求,定期组织失业人员参加技能培训,增强他们就业及自主创业的能力。协助自主创业的居民办理小额担保贷款,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
三、低保工作
1、进一步发动居民群众的力量,及时反馈低保对象家庭及社区困难户基本情况的信息,做到公平、公正,应保尽保,让真正有困难的家庭得到社会保障。
2、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各种宣传低保政策的力度,彻底改变“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就是“享受国家福利待遇”的错误观念。
3、加大激励低保对象再就业机制,帮助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通过劳动致富走出困境。
四、住房保障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让住房保障政策真正深入人心,使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得到保障。
2、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对居民群众做到百问不厌、百答不烦,热情接待,服务周到。
3、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住房信息提供给购房者,让购房者买到自己称心如意的房子。
总之在新的一年里一定要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塑造劳动保障系统服务品牌。使劳动保障工作更好地关注民生、贴近民心、服务民众。
保险服务总结篇2
一、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努力促进充分就业。
1.加快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步伐。继续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重点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政策支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和工作考核五大考评体系。要认真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等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深入开展“一镇一品”创业促就业活动。要在“海虞服装”试点成功的基础上,积极培育“梅李经编”、“古里针织”等品牌,逐步形成就业创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双赢的良性机制。
2.健全区域间人才劳务合作交流机制。要密切关注和积极应对年末岁初的企业缺工现象,妥善解决好重点企业的用工难问题。要继续巩固已有的劳务合作伙伴,积极开辟新的劳务基地,更加注重对接性与匹配度,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强区域间人才合作交流,使区域间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为区域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3.着力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继续加强对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扶持。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大政策宣传和典型宣传,强化市场推荐服务,引导毕业生自主创业、异地就业和市场就业。进一步巩固和扩大青年见习基地,大力开发见习岗位,帮助高校毕业生积累经验,实现就业;继续做好就业困难人员的认定工作,及时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
4.提升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功能。举办好各类人力资源招聘会,特别是大型高校毕业生就业洽谈会,要策划好、组织好各类特色招聘活动,做好市场统计分析供科学决策,打造一流的交流互动平台为企业与求职者牵线搭桥。同时要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人力资源中介机构和劳务派遣机构的引导、规范和管理,充分发挥中介机构作用,积极构建公平和谐的人力资源市场运行机制。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为企业提供人才服务。
1.引进高层次人才。围绕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需要,以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团队为重点,以国际精英创新创业周活动为平台,引进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做好赴外招聘活动,宣传形象、介绍优惠政策,引进一线科技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
2.拓宽人才交流方式。建立海外人才_,开展市留学人员及博士联谊会的各项活动,凝聚人才,以才引才;加强与海外人才联络员的沟通和联系,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做好人才专项调查数据汇总工作,建立好高层次人才、籍旅外在外人才信息库,形成调研报告,储备丰富的人才资源。
3.继续加强专技人员队伍建设。做好市专技类拔尖人才考核,和省级以上各类专家选拔和专项申报工作;推进资助项目成果转化,加快培养高层次人才;落实好各类专家的相关待遇,提升高级专家在专技人员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和示范引领作用;通过职称培训和职称评价,不断提升专技人员的业务素质,优化专技人才队伍层次结构。重点向高新技术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以及建筑业、医药化工等行业延伸、拓展。
4.进一步加大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力度。力争新建省级站2家以上;积极开展博士后招收引进工作,着力推进新建和省级设站单位博士后科研工作,全年新增进站博士后3名以上;优化企业博士后工作管理和服务,开展资助奖励及博士后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出站考评等活动,确保博士后科研顺利进行,为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优质服务。
5.提升高技能人才队伍实力。要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培育和引进一大批能
够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形成一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开展高技能人才奖励、高级工培训资助和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工作,继续发挥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的选拔作用,举办全市规模性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力争完成国家职业资格技师以上150人。
6.不断拓展职业培训。积极开展公共实训基地申建工作,做好各项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调研、规章制度制定和工作开展计划目标等工作;大力开发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培训数量和质量。
三、以贯彻落实《社会保险法》为契机,推进社会保险更好发展。
1.继续巩固城保扩面成果。以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保体系和人人享有社会保障为着力点,将本地户籍人员全部纳入保障范围,不断扩大外来务工人员的参保覆盖面。继续以行政推动与宣传引导相结合为抓手,以政策驱动和服务带动为重点,充分发挥镇、村两级的主体功能,强化督促指导,有效推进农保转城保工作;要大力加强《社会保险法》和工伤保险新条例的宣传,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以劳务派遣企业为重点,在外来务工人员参保上取得新突破。
2.完善医保相关管理办法。按照市职工医疗保险“五统一”的要求,做好本市职工医疗保险政策的完善衔接工作,确保至年底实现“五统一”相应目标要求。优化医保结算经办模式,减轻结算窗口压力,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引导定点医疗机构更好贯彻合理治疗、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原则,遏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确保医保基金发挥更大作用。在医保定点单位中逐步推开信用等级评定,将信用等级与费用结算、稽核与日常管理紧密结合,调动定点单位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改进医疗救助办法,加大对特病、重病等大额医疗费用参保人员的救助力度,切实减轻参保职工负担。
3.健全工伤保险管理体系。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出台的工伤保险新政策,按照要求制定和完善本市工伤保险业务流程。继续推进生产性事故快速认定和劳动能力快速鉴定工作,畅通工伤待遇结付的绿色通道。坚持疑难案件集体讨论制度,加强与法院和市法制办沟通,尽量减少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不断提高工伤认定质量。完善工伤事故调解机制,加强与各镇劳动保障所和劳动监察仲裁部门配合,及时快速落实工伤待遇。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做好工伤预防工作,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伤事故预防机制,从源头上努力消除工伤事故隐患。
4.健全退管工作长效机制。要在提高退休人员档案接收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社会化管理服务率。根据退休人员特点和需要,不断丰富活动载体,开展经常性文体活动和服务。以创建“退管示范社区”为载体,指导社区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活动,加强基础建设,为退休人员提供就近、便捷的活动平台,更好地促进退休人员的身心健康。要不断总结和推广示范社区的典型做法和经验,推动全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全面提升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
四、健全机制,确保劳动关系总体稳定。
1.进一步提高劳动保障监察“两_化”管理水平。充分利用一体化信息系统资源,充实企业用工管理信息数据库内容,扩大_络化管理覆盖面。依托_格,以劳动用工管理薄弱、劳资关系矛盾突出、农民工用量大、生产环境差的非公有制企业为切入点,进一步加大法制宣传、指导服务和监督检查力度,督促和帮助企业规范用工,切实提高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根据全市经济运行和劳动关系运行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工资支付等专项执法检查,全年不少于6次。
2.进一步加大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力度。继续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摸调查,特别是对重点区域、重点单位和重点群体的矛盾纠纷,要进一步加大排查力度,切实摸清和查明引起各种不安全、不稳定的原因和问题。继续完善预警预测分析机制,防止矛盾纠纷的
激化升级,要健全劳动关系监测协调站工作机制,发挥好职能作用,妥善调处各类简单纠纷。对重大疑难矛盾,要协调好相关部门,集中力量调处,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解决在萌芽状态。针对政策性破产等企业,要继续依法做好经济性裁员的指导工作,坚持提前介入、全程跟踪,确保劳动关系的平稳过渡。
3.进一步健全劳动争议调解机制。继续推进乡镇仲裁分庭建设,确保6个基层仲裁中心分庭全面运行,基本覆盖全市各镇及各经济板块。要健全完善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委员会、基层人民调解工作室工作制度,建立劳动人事争议行政调解、人民调解、仲裁调解、司法调解对接机制,构建劳动人事争议社会大调解体系。要对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及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进一步梳理办案流程,规范办案程序,提高办案质量。继续加强与人民法院的沟通联系,做到裁审对接,力求裁审一致。
五、稳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1.突出能力建设主题,抓好公务员队伍建设。通过初任培训、跟踪考核、定期谈话、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加强对新录用公务员的教育管理,做好新录用公务员下基层锻炼以及201_年新录用公务员的转正定级工作;举办初任、青年公务员效能廉政、月末讲座等公务员专题培训,尝试开设_络课堂,开展拓展训练等形式让学员参与互动,并做好培训需求调研,不断增强公务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尝试建立公务员内部流动机制,真正做到“人尽其才”,不断增强队伍凝聚力。
2.全面实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按照的统一部署,完成首次岗位聘用及其审核备案和工资套改工作,确保整体工作有序推进、稳步实施。在各事业单位以及人社部门建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信息系统,建立起对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动态管理机制,并形成_上申报和审批的流程,增强管理的科学化和效能化。按照省、市统一部署,积极平稳地做好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工作,同时做好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的相关工作。
3.完善考核奖惩机制,规范管理。改进和完善公务员考核办法,不断完善考核监督机制;加大奖励力度,拟定《机关奖励综合管理意见》和《优秀公务员健康休养意见》。继续做好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工作,定期对聘用制工作进行督查,督促新进人员、合同到期人员,及时做好合同的签订工作,扫除聘用制工作的盲点;加强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开展调研,配合各系统绩效工资的相继出台,研究制订更加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以更好地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规范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进”口。继续做好全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报名审核、笔试面试、政审体检等工作。做好对教育、卫生系统公开招聘的指导监督工作和对市镇两级事业单位的招聘实施工作。在招考过程中不断探索考试的科学化、合理化,既能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又能让用人单位找到对口适用的人才。
六、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1.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提升整体素质,加强队伍活力。各单位、各部门要切实把加强学习作为提高机关公务员队伍政治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摆上议事日程。制定学习计划,建立和坚持学习日和学习登记制度,确保学习人员、时间、任务三落实,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既要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又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力求使工作人员具备较全面的科学知识,高质量的办事水平。各单位、各部门要结合各自实际工作,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明确调研目标,确定调研课题,并撰写有质量、有深度的调查报告,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
2.加强务实型机关建设,转变工作职能,优化服务环节。要从维护大局出发,把执行法律和法规作为部门工作的“生命线”,把机关工作纳入法制的轨道。要坚持依法行政,从严治政。要掌握好政策界限,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行政规章来开展机关的各项工作。
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深入持久地开展艰苦奋斗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国情,牢固树立勤俭建国、勤俭办事的思想,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精神。
3.加强效能型机关建设,推行阳光行政,力求公开透明。所有行政事项,都要公开办事依据、程序、标准、时限,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要继续依托“一体化”信息系统,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实行_上办公,做到阳光行政;要强化基础数据管理。结合“一体化”信息系统二期项目的推进,组织力量集中对社保系统历史问题数据进行清理,确保相关权益纪录准确无误。推行身份证读卡器使用,提高基础数据输入准确性。
4.加强服务型机关建设,改进工作作风,解决基层难题。全体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努力为基层、为群众多做好事,多办实事,认真解决基层和群众的实际困难,当好“人民公仆”。克服“松、散、慢、粗”的不良作风,发扬“严、细、快、好”工作传统。
5.加强廉洁型机关建设,坚持秉公办事,树立良好形象。严格执行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坚持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切实加大反腐倡廉工作力度。要廉洁奉公,洁身自好,不得假借领导或机关名义为自己和亲朋好友办私事,更不允许利用手中的办事权力谋取不正当利益。要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严以律己,管住自己,以实际行动做清正廉洁的模范。
保险服务总结篇3
夯实基础、开拓创新,不断地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切实为居民解决社会保险、就业、企退等问题。为确保下一年度各项工作目标顺利完成,现根据本社区实际情况,制定__年度工作计划。
一、社保工作
首先在理念上要重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长远性,再次,此项工作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切实做好各项工作,城乡居民养老待遇资格年度认证、少儿医保参保续保、城乡医保参保续保、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咨询。抓好三个点:
(1)加强宣传。利用专业媒体平台和走访机制,确保宣传到人。
(2)加强监察。
(3)强化责任。
二、就业服务工作
《失业证》、《援助证》办理,灵活就业协议签订及社保补贴办理,失业保险金发放签到。
根据劳动市场要求,定专业组织人员成批定向开设中长期培训班,增强就业、再就业、自主创业的能力。
切实做好就业再就业政策宣传工作。通过走访各类人员,了解就业需求和能力,跟踪服务,建立台账。
加强市、区劳动力市场信息_络联系,及时掌握就业信息,采取先培训后上岗方式,将失业人员建册造表,推荐就业。
积极联系辖区范围内的企事业单位,促使本地居民就近就业。
大力开发各种公益性岗位,并推荐有就业意向的高等学校毕业生、新成长劳动力、失业人员、“4050”人员就业,及时掌握就业情况。
三、企退工作
1、自管小组建设。认真做好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工作,及时更新辖区内退休人员数据库,完善自管小组的建设,自管小组的组织培训,自管小组活动组织。
2、社区服务管理。节日慰问费的发放,困难补助、文娱健身活动、健康体检服务、丧葬服务。
总之,我社区社保工作人员将齐心协力,竭尽全力做好本职工作,为社区居民提供最完善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为建设和谐社会夯实民本基础。
保险服务总结篇4
为切实开展好20__年的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市劳动保障局下达给我镇劳动保障所的各项指标任务,现结合我镇实际,作出如下计划: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镇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认识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提高工作业务技能,努力掌握为劳动者服务的本领,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扎实开展基础性工作,建立建全各类工作台帐及工作制度。规范各项档案管理,建立健全各项报表,做到资料齐全、统计准确。认真做好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基础台账,台账数据及时更新,按时上报各类统计报表,认真开展返乡农民工调查和劳动力资源调查摸底。
(三)认真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工作。广泛宣传国家免费培训农村贫困劳动力的相关政策,加大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加强与专门培训机构的联系,优化培训科目,提高培训质量。
(四)完善就业服务,积极开展用工信息发布,积极协助市人力资源市场做好劳动用工信息的发布、宣传和人员的组织。要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采取有力措施,有效控制失业率的增长。对于"4050"就业困难群体要加强群体援助和跟踪服务工作,努力提高群体上岗率。
(五)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依法做好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特别是小额担保贷款及《就业失业证登记证》的依法核查、办理工作,对相关对象进行动态的跟踪服务,定时对申报人员进行走访。
(六)做好企业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找准对象作重点做通思想工作,把各项方针政策和千千万万的劳动者联系起来,让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努力完成参保任务。
(七)加强管理,健全劳动力资源、就业情况登记及联系制度。由各村配合,在原有资料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登记管理工作,及时、准确掌握外出人员信息,实行动态管理责任制。
(八)加强自身学习。社保所人员在分工明确、干好本职的前提下,人人都要学透文件,学习社保各项手续的办理。
保险服务总结篇5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劳动保障政策法规为总抓手,通过实施劳动保障“一体执法”,全面整合执法资源,提高劳动保障执法效能,集中力量解决劳动保障领域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促进企业依法经营,健康发展。
二、一体执法计划安排
201_年共安排四项执法检查
(一)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检查时间:201_年1月1日至2月28日,201_年11月15日至12月31日。
(二)劳动保障一体执法综合检查。检查时间:201_年2月20日至8月31日。
(三)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专项检查。检查时间:201_年3月1日至3月31日。
(四)社会保险费征缴专项检查。检查时间:201_年10月1日至10月31日。
三、一体执法检查的内容
(1)用人单位办理用工登记备案情况;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履行和解除劳动合同情况,宣传贯彻《劳动合同法》情况和劳动合同三年行动计划执行情况;
(3)用人单位支付工资情况及执行工资支付制度、工资指导线和最低工资制度三项基本管理制度情况;
(4)用人单位参加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情况;
(5)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准入制度、执行职业资格培训制度情况;
(6)用人单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情况;
(7)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
(8)用人单位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情况;
(9)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
(10)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保障监察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