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感恩的读书心得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自己的思想。要怎么写学会感恩的读书心得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学会感恩的读书心得,供大家参考。
学会感恩的读书心得篇1
看了家长们的留言,不知你们有没有发现,孩子们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呢!其实,这幅图在我们上《鸟妈妈和她的宝贝》就已经让孩子们看过了,当时,孩子们都很积极地回答:“鸟妈妈喂孩子,是因为鸟宝宝还小,要让鸟宝宝快快长大!”当我问到:“为什么鸟妈妈自己不吃,要喂孩子呢?”孩子们没有一个答出来是因为鸟妈妈爱孩子,所以宁愿自己不吃,而做出的牺牲!
羊有跪乳之恩,燕雀有反哺之报”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是家庭的中心,让我们的孩子懂得感恩旨在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多与人为善。
感恩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精神境界,更是一个人的世界观。感恩,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准则,也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凝聚力的内核。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不仅要感恩父母、感恩亲人、感恩社会、感恩自然,感恩地球。一个不知道感恩,不知道报答他人和社会的人,不是一个人格完整和心灵健康的人。幼儿期是形成良好情感的重要时期。作为打根基的幼儿教育,开展感恩教育不仅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而且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能培养孩子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品德。
那么我们如何让孩子懂得感恩呢?
首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特别是儿童来说,说教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重要的是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作用,孩子很乐于模仿,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很大。父母应该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父母要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去教育感染孩子。例如,当孩子为你捡起掉在地上的笔,或给你端来一杯水,你一句“谢谢你”会让孩子深深感动,并让孩子知道恩情和回报。通过父母不断地言传身教,让孩子真正懂得感恩。
其次,父母不要过多地干涉孩子,特别是不要事事都替孩子打理。父母为孩子做得太多往往会使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认为这是父母必须给他做的,而是让他明白父母为他做这些是很辛苦的,这样他才会懂得感恩。培养孩子独立完成自己份内的事情,培养他的责任心,让他懂得父母的辛苦,知道报答父母。
第三,多给孩子讲述感恩故事。从小故事里教育孩子懂得感恩。让孩子从故事中学习如何去感恩。使感恩升华为思想教育,告诉孩子为什么要感恩,应该如何去感恩。通过正面的影响让孩子懂得如何去做,如何感恩。
第四,让孩子感恩身边所有的人。当孩子觉得学习有进步时,父母要引导孩子感谢老师的谆谆教诲,感谢同学、伙伴的 的互相帮助;当孩子穿着漂亮的衣服,高兴地吃着麦当劳时,要让孩子知道父母工儿的辛苦,知道父母赚钱的不容易;教导孩子孝敬老人,告诉孩子,是爷爷奶奶含辛茹苦抚养父母成人,让孩子对爷爷奶奶心存感激;当邻居帮了自家一个小忙,一定要邻着孩子上门道谢,让孩子懂得对别人给予自己的帮助、情谊和恩惠应当感谢。
第五,让孩子学会感恩生活。一个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感恩生活的人,将会给自己和别人都带来痛苦,因为他总是把得到的都视为应该如此的,总会忽略别人的善意,而铭记别人的一点点过失和冒犯。这样的人痛苦总多于欢乐,怨恨总多于感动。
不管孩子遇到什么事,只要需要父母的帮助,父母都可以在这个时候,教育自己的孩子,让他懂得对父母的回报无处不在,当他养成了回报父母的习惯,他也会养成回报别人的习惯,感恩——就这样缓缓的渗入了孩子的心灵。
学会感恩的读书心得篇2
风,轻轻吹来,感恩的种子慢慢播入心房,微笑,洒在每个人的心上,感恩,阵阵飘香……
夏日,蝉声如织,妈妈切了一盘橙子给我吃,便忙身于家务中。我拿起一片橙子,掰开下面的橙皮,放入嘴中,细细品味,真甜,还有一股爱的味道。当我要拿起第二片时,我的眼前浮现了妈妈忙碌着做家务的样子,我不禁想:妈妈多么劳累啊,不如把这些橙子做成橙汁,回报回报劳累的妈妈吧!
说干就干,我蹑手蹑脚地到客厅“偷”了妈妈的杯子,就返回房间。准备开工,可榨汁机在厨房里,如果用榨汁机的话,就会被妈妈发现的,那只好用手啦,这样才更能更好地表达我的心意嘛!
我拿起一片橙子,把籽细心的挑了出来,把手挎在妈妈的杯子上,轻轻地挤着,橙汁流了出来,直到这片橙子挤到了没汁,我就扔掉橙皮,拿起另一片再挤,直到这盘橙子都用完了,橙汁也刚满了一杯,我心想:这橙汁一定很甜,妈妈会喜欢的,赶紧给妈妈送去。
我走出房间,看见妈妈正在擦玻璃,便说:“妈妈,歇会吧,我给你准备了一份小礼物哦!”妈妈没回过头,只是笑着说:“呀,什么礼物呢?要不先放那吧,我忙完了再看吧!”我坐在沙发上等待妈妈,妈妈擦好后,回过头来,看看桌上的橙汁,先是皱了皱眉头,后是着急地问我:“这不是我给你切的橙子吗?你怎么把它弄成了了橙汁呀?”我忙着说:“这是我送给您的礼物,希望您喜欢!”“孩子,还是你喝吧!这可是你的劳动果实呀!”我灵机一动,说:“橙子里有妈妈你对我的爱,橙汁里有我对妈妈你的爱,妈妈的爱我已领了,但妈妈还不愿我把我对您的爱也领了吗?”
妈妈听后,摸了摸我的额头,她喝完了这杯溢满爱的果汁,我无意间见到了妈妈那灿若夏花的微笑,那么美!看见妈妈笑了,我也不禁笑了。夏日,即使再热,我的心也是凉凉的。
妈妈的爱,我感激不尽,但我们可以用一点一滴的爱,来回报妈妈。
学会感恩的读书心得篇3
随着央视春晚的播出,一首王铮亮的“时间都去哪儿了”红遍了大江南北,它唱出了父母的辛酸,更唱出了儿女的感恩。
看着那一张张布满成长足迹的老照片在电脑屏上顺次排列、变大变小的播放时,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不禁潸然泪下。是啊!时间都去哪儿了?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一辈子,到如今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这写出了天下父母的一生,生儿养女,一辈子操劳!
“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半生心血交给他,只为那一声爸妈”,这写出了全天下父母的心声,他们为我们无怨无悔的付出,只为那一声爸妈。
我们用我们的成长刻画着他们面部的美工图,我们用我们的成长诠释者他们渐渐弓起的脊背和渐渐老去的身影。我们长大了,父母却老了。
如今的我是一名初三的学生,我在为我的中考浴血奋战,而我的父母却在为我的人生规划蓝图,我的每一个举动都牵动着他们的心,而他们也时时刻刻像明灯一样警醒着我走向新的旅途。我感谢他们,虽然什么都不懂却陪我写作业到午夜一两点钟,我说:“妈,睡吧。”她却强忍着哈欠说:“妈不困,你写吧。”我感谢他们虽然什么都不说,却能把我需要的一切东西在我想到之前便准备好,我感谢他们虽然记性不好却能将我随口说的一句话,记在心里,做在手中。
有一年夏天,我随口一说想吃素馅儿包子,可当时已来不及便去了学校,一个礼拜的时间长到足以让我忘了这件事,可周末回到家,看到大汗淋漓的母亲端着热腾腾的包子走到我面前说:“赶快尝一尝,你不是说想吃么”?我在想,七月的天,你有没有宽待我的母亲,让她在骄阳似火的正午顶着蒸气为我做这顿素馅儿包子?
爸妈,我感谢你们赋予我生命,用爱和关心做肥料,让我茁壮成长!我愿意做爸爸年老时的一根拐棍,做妈妈走累时休息的凉亭,陪着爸爸散散步,陪着妈妈吃着瓜子聊聊家常。
学会感恩的读书心得篇4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我们今天的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那么,在我们平常繁忙的教学工作中,又怎样育好人呢?在此,本人想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浅谈一些看法:
首先,在平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时常关注学生、关爱学生,要时常与他们交流、沟通,谈谈心呀,拉拉家常呀,做他们最忠诚的朋友,做他们最好的”引路人”,以便能更好地走进、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也让孩子们积极、主动地走近我们。因为“热爱是最好的教育”,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呀!
其次,在平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要忘记对学生进行一些有关感恩方面知识的教育,情感的熏陶。可讲些关于感恩的名人名言,名人故事等。如:诸葛亮的“鞠躬尽瘁”,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鲁迅的“感谢命运,感谢人民,感谢思想,感谢一切我要感谢的人”。还有卢梭的“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莫泊桑的“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是出现在当我们怀念到母亲的时候”,居里夫人的“不管一个人取得多么值得骄傲的成绩,都应该饮水思源,应该记住是自己的老师为他们的成长播下了最初的种子”等等。学生都知道诸葛亮,他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楷模,这在他数十年后的《前出师表》中,有充分的表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次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以此来感化、教育学生。
再次,让学生明白:何为感恩,为何感恩,感恩的价值意义所在。简单地讲,感恩就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并且回馈他人”。“感恩”是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这里的一 切都对我们有恩情!
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它是美德也是一种智慧,一种为自己赢得美好未来的资本。
如果我们学会了感恩,就会懂得宽容,不再抱怨,不再计较;学会了感恩,我们便能以一种更积极的态度去回报我们身边的人;学会了感恩,我们就会报着一颗感恩之心,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学会了感恩,我们会摒弃那些阴暗自私的欲望,使心灵变得澄清明净......
最后,让学生了解一下感恩节,并且在感恩节这一天,做好一、两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以便能更好地理解感恩,践行感恩。感恩节是美国人定下的一个古老的节日,在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是感恩节。每到感恩节这一天,美国举国上下非常热闹,有到教堂做感恩祈祷的,有化装游行的,有戏剧表演或体育比赛的......行式多样,活动丰富。尤其在感恩节的夜晚,家家户户大摆筵席,食物非常丰富。在节日的餐桌上,上至总统,下至庶民,火鸡和南瓜饼都是必备的食物。这两种“珍品”体现了美国人民回忆先民艰难开拓的经历。 在我国,虽然没有专门来表达感恩之情的节日,但感恩思想却源远流长。“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些诗句让我们知道:在很久以前,感恩就深入了人心。同时,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对“感恩”在许多方面也有所描述,如“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吃水不忘挖井人”、“得人花果千年香,得人恩惠万年记”等。可让学生参考以上各种方式或自己采取某种有意义的方式,来加深、巩固对感恩的理解,且能践行感恩,从而让学生成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当然,我们自己要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楷模,做一个知恩图报、懂得感恩的人民教师。注重从平时的一言一行做起,从平时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如:少抱怨、多宽容;少些功利私欲之心,多些慷慨大度之意;多读书看报,少指手划脚;少挑剔别人的弱点,多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多关心、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总之,不要忘了:我们是教师,“学高”才能“为师”,“身正”才能“为范”;不要忘了:感恩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智慧,更是一条获得能量与成功的途径!
尊敬的各位老师,相信我们都能带着一颗感恩之心去浇灌祖国的花朵,更相信我们在工作中创造更多的辉煌,更多的奇迹!
学会感恩的读书心得篇5
中华传统文化崇尚知恩图报,那是构成人生轮回生生不息的基本情愫——感恩天地阳光雨露运化万物,让我们得以生衍;感恩父母,给予了生命并养育成长;感恩师长,谆谆教导雨化春风让我们茁壮;感恩朋友,在困厄中伸出援手从而走出窘迫……只要留心,身边的感动很多,只要有心,值得感恩的也很多。
而今,孩子被爱层层包围,以至于透不过气来,但又普遍感情麻木,甚至对父母、亲人感情冷漠,更谈不上有感恩之心了。有的家长不在意孩子会不会感恩,以为那关系不到孩子的前途。有的父母甚至慷慨地说,做父母的不需要回报。家长不需要回报是一回事,孩子有没有感恩之心是另一回事。
一位家长郑女士向我讲述了一件令她伤心的事情。
那天晚饭前,上高一的儿子竟然对姥姥大加斥责,原因是姥姥做的饭菜不合他的口味。
姥姥躲在阳台上暗自落泪。郑女士控制住情绪,把儿子叫到客厅,问:“你长这么大,你知道最该感激的人是谁吗?”
儿子对这个问题感到莫名其妙,见妈妈一脸怒气就没说什么。他考虑半天才说:“最感激食物,不吃饭我长不大。”
“那饭是谁做的呢?”郑女士循循善诱。
“是姥姥做的,可是她做的饭这么难吃,难道我还要感激她吗?”
“你姥姥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现在又给你做饭,难道你不应该感激她吗?”郑女士有些动情。
“难道这不是她应该做的吗?”儿子一脸冷漠,“你做的那些也都是父母应尽的义务,难道你也要我感激吗?”
郑女士一时无语,半天又说:“那以后当我老了的时候,你会赡养我吗?”
儿子想想说:“应该会吧,但那是我的义务,你也不必感激我。”
郑女士百思不得其解,这孩子为什么这么冷血?
当一个人懂得感恩时,便会将感恩化作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它是一种责任、自立、自尊和一种追求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感恩是一种生活智慧,感恩更是学会做人、成就阳光人生的支点。从成长的角度来看,心理学家们普遍认同这样一个规律:心改变,态度就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就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就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如果一个人不知道感恩,他就是个情感缺失的人,也是个人格不健全的人,这样的人会得到完整的幸福吗?
并不是你对孩子好,孩子就一定会感激你。要孩子学会感恩,首先要让孩子懂得爱、学会爱。而要做到这一点,父母首先要学会爱孩子,要爱得恰当,而不是“泛爱”。有时候,你的关心会成为孩子的负担,成为孩子的束缚。他不烦你、不恨你就不错了,如果再要求他感激你未免太“过分”了。
在孩子需要的时候,你只需帮他一把,而不是事事为孩子包办。
在孩子烦恼的时候,你只要给孩子点拨一下,让孩子拨云见日、豁然开朗,而不是对他唠叨个没完。
让孩子心理、情感、思想随着身体一起成长。当孩子认识到所有这些都是来源于父母的爱和帮助的时候,孩子自然会感激你。当孩子长大后发现自己一无是处,是父母助长了他坏的习惯、坏的性情的时候,他自然不会感恩。或者,他心里根本就没有感恩这个概念。
再次强调我一直坚持的观点:当感到孩子有什么问题时,要从我们家长身上找原因,做出调整。父母要做感恩的模范,言传身教,还要把感恩教育的课给孩子补上。家长要用语言说出你的爱,让孩子感受到家长深深的爱。从一点一滴中让孩子学会感恩,从说出“谢谢”开始,让“谢谢”、“不客气”这些习惯的文明礼貌用语在家庭中派上用场。
学会感恩的读书心得篇6
在公司大力开展“树忠诚、讲责任、双感恩、促发展”活动中,许多单位有针对性地开展了许多读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也受益匪浅、感触颇多,如何学会感恩,我自己感觉最重要的是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孕育了许多优秀的传统美德,崇尚感恩就是其中之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古训无不反映出古人对感恩的崇尚与赞美。
感恩,是一种情感和生活态度,是人生境界的体现,是社会上每个公民都应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责任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然而,这一传统美德,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企业转型时期,由于受到各种观念的冲击,人们的感恩意识逐步淡化,有部分人自我中心主义严重,对包围在其身边的亲情、友情等相当默然,对培育自己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逐步弱化,使我们不得不说有些人的感恩意识是缺失的,这与我们今天提倡的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企业,与企业同命运、共呼吸的精神理念是背道而驰的,我们应该树立感恩意识,来回报父母的养育、同事的帮助、公司领导的关心和企业的培养。
感恩是心与心的互动,情与情的交换,它不是半边行动,而是双向互动。感恩存在于家庭、存在于学校、同样也存在于企业里,这由此让我联想到我们的员工,你是为公司付出了,奉献了,所以你应当拿你应拿的那份工资,领你应该领的那份福利,这一点你问心无愧,你拿着这份工资可以养活你自己,可以维持你的家庭,这时你认为你和公司扯平了,实现了等价交换,很多人都有这么的认为,于是内心没有责任感和归属感。这种想法是片面的。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应当承认每一名员工的付出,给予员工尊重和发展的机会,但这都是建立在公司有序发展、健康发展的基础上。但公司如何才能有序发展,这决不是某一个领导或者哪个领导层的问题,这同样需要所有的员工要有强烈的主人翁精神,把企业凡事都当作自己家里的事去对待,去谋划,如果大家仅仅是从工作换取报酬的角度出发,那企业是很难健康发展下去的,更别说做大做强,说到底还是一个责任感的问题。我们家长教育孩子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让他学会感恩,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我们这样教育了孩子,那么我们自身是否也学会感恩;在工作中,公司给我们提供了各种平台,我们是不是也学会了感恩,并努力的去汇报呢?
言而总之,我们都应该学会感恩。因为感恩不仅仅是内心良知的体现,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尊意识的体现,是一种人生境界。我们只有学会感恩,才能从容面对自己的人生,也只有学会感恩,才能承担起自己的那份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