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文网 > 实用文 > 读后感 > 读弟子规的有感

读弟子规的有感

时间: 小龙 读后感

读弟子规的有感篇5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一声声稚嫩的童声为我拉开了桌上那已被阳光照耀得暖融融的书本。是古代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孔子教诲的精华,流传千年而不变,孔子信仰着“百善孝为先”的说法,他的弟子们用短短的三言韵语简洁明了地指示出学生该走的正确的道路,我也受益匪浅。

孝是一个人应尽的职责,让每一个老人都能享到天伦之乐是我们这些做儿女的责任,可又有多多少人为了一张张花花绿绿的钞票丧尽了天良,干出了如同禽兽一般的事。《弟子规》中有一句话:“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意思是:冬天要让父母温暖,夏天要让父母凉快;早上要恭恭敬敬地请安,晚上要伺候父母睡下。孝者就是如此,黄香可谓是古代难得的孝子,他的母亲在他9岁那年因病去世,父亲的身子也很虚弱,他从小就很懂事,家里的苦活累活都是他承担起来的。夏天的傍晚,太阳虽然已经躲到了山后可床上的枕席还是如火中烧般的滚烫他就摇着蒲扇把枕席扇凉,让父亲舒舒服服的入睡;冬天,他更是用自己的体温来温热父亲的被窝。

再想想我呢?父母对我尽可能地满足我的欲望,希望我过一个快乐开心的童年,而我有时却对他们有种种的不满,我现在很后悔,后悔我以前的歇斯底里,后悔对他们发过脾气……

总之,弟子规让我懂得了许多,让我更加深刻的理解到:这世上,孝可以让人更加美丽。

读弟子规的有感(篇1)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每当我翻开《弟子规》这本书的时候,我就会想起那件刻骨铭心的事情。

在弟子规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句就是“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那是我刚读的时候不是很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但是在这个事情发生以后,我就彻底明白了,并且永远也不会忘记:

记得那时三年级的时候,那正是个周末,老师布置的作业很多,所以我和我最好的朋友,约好了星期六去她家一起写作业,可没想到我正准备出门时,天上却下起了倾盆大雨,我在心里抱怨着:这雨来得真及时啊,早不下,晚不下,偏偏等到这个时候下了。我心想:现在下雨了,我不去她家应该没事吧,思考了一下,我决定不去了,可也忘了给她说一声。可没想到这个决定却是错的。

星期一我去了学校,我的朋友一直没有跟我说一句话。虽然我很想跟她道歉,却没有这个胆量。就这样我们一直坚持了一个星期。在第二个星期的星期一,我们进行了一次小考试,而正好是这一天,我忘记带铅笔盒了,正在我焦急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时,她微笑的把一支钢笔递给我,我接过她的钢笔,对她说了一声:“对不起,那天我是因为雨太大,所以在没去的,你能原谅我吗,我保证以后不会再犯了。”她依然笑着对我说:“咳,你说那件事啊,我早就不在意了,今天你既然这么说,那我就原谅你吧,我们还是好朋友。”我点了点头,我用的这支笔写的卷子,获得了一个很好的成绩。

弟子规对我有很大的帮助,让我明白了很多的道理。我以后会遵守时间,不会再迟到了。

读弟子规的有感(篇2)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一声声稚嫩的童声为我拉开了桌上那已被阳光照耀得暖融融的书本。是古代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孔子教诲的精华,流传千年而不变,孔子信仰着“百善孝为先”的说法,他的弟子们用短短的三言韵语简洁明了地指示出学生该走的正确的道路,我也受益匪浅。

孝是一个人应尽的职责,让每一个老人都能享到天伦之乐是我们这些做儿女的责任,可又有多多少人为了一张张花花绿绿的钞票丧尽了天良,干出了如同禽兽一般的事。《弟子规》中有一句话:“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意思是:冬天要让父母温暖,夏天要让父母凉快;早上要恭恭敬敬地请安,晚上要伺候父母睡下。孝者就是如此,黄香可谓是古代难得的孝子,他的母亲在他9岁那年因病去世,父亲的身子也很虚弱,他从小就很懂事,家里的苦活累活都是他承担起来的。夏天的傍晚,太阳虽然已经躲到了山后可床上的枕席还是如火中烧般的滚烫他就摇着蒲扇把枕席扇凉,让父亲舒舒服服的入睡;冬天,他更是用自己的体温来温热父亲的被窝。

再想想我呢?父母对我尽可能地满足我的欲望,希望我过一个快乐开心的童年,而我有时却对他们有种种的不满,我现在很后悔,后悔我以前的歇斯底里,后悔对他们发过脾气……

总之,弟子规让我懂得了许多,让我更加深刻的理解到:这世上,孝可以让人更加美丽。

读弟子规的有感(篇3)

平时读书总觉得书上内容跟生活没有太大关系,但自从读了《弟子规》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这本书教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里面使我最感动的就是这一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意思是:父母叫我们的时候,我们要快不能慢。父母叫我们做什么事情,不能偷懒。父母教导我们的时候,我们也要仔细地听。父母批评我们的时候,我们要顺从。

我想:做人不正要这样吗? 想到这里,我就回忆起那件事。

在童年时期,我是一个很爱哭的孩子。有一次,我想用舌头在冷冷的铁杆上舔舔,那滋味很不错,爸爸看见我在弄,马上抱起我,叫我不要,会把舌头弄流血的。我不听,趁爸爸妈妈午休的时候又那么做,我把舌头的前半部分舔在铁栏杆上,刹时觉得舌头万般疼痛,心想不好!我刚想缩回舌头,可办不到了,舌头被冻在铁栏杆上了,这时我急了,在那里大哭,爸爸听见了,拿起一杯热水“噗”的一声,浇在我舌头附近的铁栏杆上,冒出了一股热气。我把舌头“摘”下来,弄得满嘴是血,妈妈说:“小纯,爸爸妈妈说过的话以后就要谨记在心了。”这件事都怪我不听爸爸的话。

做人就是得这样,听父母的话,正所谓“不听父母言,吃亏在眼前。”由此,我们也得孝敬父母,因为父母是我们的老师,教了我们许多道理,关心,照顾了我们一辈子。让我们也关心他们一点,尊敬他们一点,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回报父母的这份情。

《弟子规》这本书我现在还经常拿出来翻读,它一直鞭策着我。

读弟子规的有感(篇4)

我读过《弟子规》这本书,里面的内容不仅精彩,还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使我明白,什么是孝敬父母;什么是勤俭节约,什么是宽宏大量……

当我读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的时候,我想到以前妈妈叫我帮她晾衣服。我说了声“啊”,等一等,又认真地看电视,妈妈说了好多遍,我才懒洋洋的站起来,现在想起来,我那时候是我不应该呀!

我又看到了一句“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的时候,我想到以前我经常因为一点点小事情,就跟妹妹吵嘴,想到这我的脸一下子就变红了,爸爸和妈妈经常说“当姐姐的就应该让着妹妹”,那时候我硬说爸爸和妈妈偏爱妹妹。现在想起来是多么不应该啊!

还有一句“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我就想起以前有的人说我的短处,我就觉得他是针对我,我心里就感到生气,然后也针对他,现在想起来真是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啊!

总之,这本书让我学会了许许多多做人的道理,它处我学会了怎样和别人相处。

读弟子规的有感(篇5)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是《弟子规》的总训。“孝”被放在了首位,可见“孝”是做人的基础,是道德的根本,正所谓“百善孝为先”。

中国是一个非常讲究“孝”字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一个很注重孝道的民族。古代的圣贤——尧、舜、禹、孔子、孟子等人,没有一个不教导人要孝顺父母,尊敬父母。没有一个不是自己努力去实践孝道的。

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传统美德,从小爸爸妈妈就教育我要“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后来在老师的引导下,我学习了《弟子规》,对孝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想想我们成长的过程,每一步都渗透着父母的心血,一句句爱的叮咛,一个个温暖的怀抱,一次次期待的眼神。他们把最好的给了我们,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感恩,不去孝敬他们呢?

现在的我们生活幸福,在父母家人的呵护下健康快乐的成长。我的父母每天起早贪黑,早出晚归的,为了给我们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不辞辛劳,任劳任怨,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我不能帮上什么忙,我只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有的时候,父母的艰辛我们是无法体会的,现在的我们年龄尚小,还不能和父母一起分担生活的艰辛、创业的艰难,但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用优异的学习成绩来回报父母,尽自己所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来减轻父母的负担;我们可以在出门时对爸妈说一声“再见”,进门时投一个微笑,让爸爸妈妈的心里感觉暖暖的,我们可以给忙碌一天的父母搬一把椅子,可以给口渴的父母倒一杯水,我们对勤劳的父母说一句真诚温暖的话语,解除他们的疲劳,驱散他们的心病。在他们生日的时候做一张贺卡,写上真诚的祝福。孝敬父母,其实真的不难做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体现出来。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连小草都知道报答春天的光辉,何况是人呢!所以,今后我会时刻想着父母,孝顺父母,听父母的话,把学习搞好,不让父母为我操心,长大后用实力回报父母,孝不能等待,千万不要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做一个懂得感恩、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读弟子规的有感(篇6)

最近读了一本叫做弟子规的书,使我渐渐感悟了《弟子规》的意思。我这才发现,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感受吧!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

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 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我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怎么才能做呢?学知识。怎么学呢?学习可分为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我们可学别人的,别人的也不一定全对,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学的学,不该学就不学。我觉得《弟子规》对我们的一生都会有帮助,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的。

读弟子规的有感(篇7)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一本传统美德培养的守则,从上幼儿园开始,就背诵了弟子规。现如今,每年暑假我都会拿出来重新朗读,而每次都会有新的认识,新的感受!

读了《弟子规》后,最使我受到启发的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命,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这段话的意思是,父母呼唤时,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推辞投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我们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应该虚心接受,不能强词夺理,让父母生气伤心。理解了这段话的意思后,我不由得深感内疚:平时爸爸妈妈叫我,我总会假装没听见,只管玩我的,妈妈要是让我做事,我也总会毫不犹豫地说让爸爸去做……

《弟子规》还有这样的一句话,我一直记忆犹新。“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几年前,我奶奶来县城看病后返回老家。爸爸每个周末都回去看奶奶,而且每次都要住几天。看到别的小伙伴周末都出去玩,我就哭着给爸爸打电话,不停问他什么时候回来。爸爸说:“乖宝宝要听话,你需要我,可是奶奶现在更需要我” 当时我不明白,现在完全懂了。父母都有老去的一天,当他们躺在床上不能动了,就是我们回报父母恩情的时候,“乌鸦反哺,羊跪乳”动物都懂的,何况我们人了!

反复朗读《弟子规》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团结同学。“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同一个校园里。班里有的同学家庭条件不好,也有的父母不在身边在外地工作的,每天上学总会出现丢三落四的,或者缺少必要的文具,我觉得他们更需要爱和帮助。早晨上学时,我常常多带些口罩,橡皮和笔。爸爸看到总会笑着说,学雷锋吗?我说是的。我付出了爱,同时我也收获了满满的爱。

《弟子规》是一面镜子,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行为准则:“好学多问肯钻研,勤劳笃行乐奉献。明礼守法讲美德,孝亲尊师善待人。” 《弟子规》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反复阅读,定能受益终身!

读弟子规的有感(篇8)

如果说你要读儒家的经典,除了《论语》等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外,还有《弟子规》也是一本很好的书。如果说《论语》等是面向所有人的,那么《弟子规》就是针对孩子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弟子规》的核心,本自孔子的言论。它教导我们孩子需要讲孝悌,要谨慎诚信,要爱周围大众,亲近仁德贤人。倘若有富余精力,多读书多做学问。《弟子规》的教育观念,我是非常赞同的,它崇尚的是儒家的思想,以“仁”为本。我认为,这个世界上聪明人不多,有作为的人更少,而我们中国当前的教育是以成绩为主,恨不得大家门门优秀,个个成为大科学家。中国现在的中、高考似乎完全决定了学生一生的命运。其实不然,有消息称,中国自恢复高考的三十年来,并没有一个高考状元成为各领域工作者中的顶尖分子,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成绩不能说明一切,因为成绩只能说是理论知识掌握了,而真正的研究,实验工作等,光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等都是很重要的,而最最重要的就是情商,包括性格脾气等等。你在工作中不能与人家良好沟通、良好合作,甚至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还能谈什么工作呢?

因此,我非常赞成以道德为基础的教育方式。因为你做人首先得讲道理,要文明要有修养,这样才是一个真正的人。在这个基础上,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学识素养,若是你能掌握得很好很深,那么你就是一个优秀的人了。

毕竟人的智商,人的接受能力等总是会有差异的,这样导致人的成绩有高低,但是,道德这方面,就拿《弟子规》来说,你想做就一定能做到,但每时每刻都做到,那需要时间,需要毅力。古时候,孩子们都学习儒家思想,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那才会受人尊重与敬爱。那时,除了贫穷和不爱学习的孩子,大多数孩子们都努力学习,特别是隋朝开始了科举制度,“学而优则仕”,有志之士就通过科举,考取进士后就可以做官,为百姓造福。因此,历史上自从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的时期,除战争时期外,神州大地都很先进,很繁荣。但是现在,中国都没有一个接受中国教育的人获得诺贝尔奖;还有人均经济水平实在是太低了!而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大国,人民的素质却是越来越低,导致很多人去日韩和东南亚等地旅游时,被当地人骂!

我认为,要让中国成为真正的大国,那么就应该从孩子们的教育抓起,而孩子们的教育,应是以道德为基础的。《弟子规》应该重新回到教育的基础中来,让未成年人懵懂之时,就开始习读《弟子规》,践行《弟子规》,做有素质的国人,民众素质高,不愁国不强。

9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