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后感模板,欢迎大家分享。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读后感(篇1)
读完《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话是:教师走进课堂不仅带着"智力"、"体力"去,还得带着"心"去,尽力忘"我",忘了我的身份,忘了我的年龄。
读了这些,我恍然大悟,我才意识到我们平时上课也正是缺少这些呀,新课程给师生双方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它要求孩子要改变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记忆、模仿的过程变为主动探究,自主发现,合作交流的过程;另一方面,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发生变化,教师不再告诉,不再包办代替,教师成为孩子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
作者认为幸福分三层,第一层楼是物质"生活保障",第二层是"艺术生活",而第三层则是"独立思想"。而这三层分别代表三种教师类型,第一类将教师工作仅仅当作应付的工作,不得已混口饭吃,这类教师不大可能有很大长进,他们平时表现出来的就是有钱的多干点,不给钱的少干些,甚至不干;上班最好晚点来,下班最好早点走。因为他们的精神生活这二、三层还没建起来,所以他们活着未必真正幸福。第二类教师以教师工作为乐趣,他们觉得教书就是艺术。这类教师会把课尽量上得生动些、新颖些,他们和孩子有着影子般的感情,因为爱而无比幸福。第三类教师将教育工作当作思想的起点,在一生的教育活动中,不断探索,不停地追问自己,非常理性而充满智慧地安排自己的工作,经常会有一些心得,经常会求教于书本和理论,若干年后他们会成为专家,教书对他们而言简直就是对生命的一次次体验,他会很幸福和满足。
愿每一位教师朋友都能拥有幸福人生。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读后感(篇2)
几缕斜斜的阳光透过玻璃照射在窗台上,映射在我手中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上。春光是如此的明媚,我的心情不由得开朗起来。昨天那调皮捣蛋的学生被我一顿训斥,想必也该平静了吧,下周的研究课要上了,也该理理头绪了;哦,还有儿子的学习,该查查了……一想到这些,心中不免有些躁,我急忙调整自己的思绪,生活要每天去面对,事情每天都会产生。好心情坏心情每天都要过。其实,在这个多变的世界里,谁能活在世外桃源,每个人,每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苦楚,作为平凡而普通的我,更不用说啦。正如魏书生老师所说:“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是呀,“心境”本身就是一道风景。何不让我们的心境盛开快乐之花。
身在教坛,笑拥春风。
脚踏大地,心安理得。
在忙碌的日子里,我们不妨放慢自己的脚步,去感受空气的气息,去享受花草的缤纷,让自己的感官灵动起来,打开心灵的门,让心灵出来晒晒太阳。
在喧闹的日子里,大街上人来人往,商场人头攒动,股票狂涨狂跌……我们不妨沉下心来,让自己静一静:今天的作业改完没?被训的学生想通了吗?这节课该怎样教?……
是呀,教学杂事,烦事只有在静中才理得清。
是呀,教学突破,效率的提高,只有在静中才能把准脉。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文人居士陶渊明的境界,更是我们新时代教师的共识。教师要学会静,教师更需要静。惟有静才不乱,惟有静才安宁,惟有静才会享受生活,品味幸福。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读后感(篇3)
这次我又重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品尝出它些许的味道,如此香醇。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其中有一条提到“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大纲宽的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这个目标对于我们普通一线教师来说似乎有些高不可攀,我认为如果在教学、教育上能更进一步,虽然这进步可能很小,但也是你成功的开始。此条建议要求我们老师不断地学习、积累,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中,很长一段时间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得有一桶水。而现在又有一种新的说法:要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得是一股源源不断的清泉。这些说法无不说明教师学习的重要性。如果教师不学习,吃老本,那只会是一潭死水,那它一定会被蒸发掉,一定会变色、变味,直至变质。因此说教师的学习、读书,对他所从事的特殊职业来说有多么重要。
一位善于学习的教师越是能够自如地掌握教材,那她所讲述的东西就越是鲜活,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思维活跃,情绪饱满,教师精力充沛、心情舒畅。对学生也好,对自己也好,提高40分钟的效率是在新课程时代下为学生减负,争取更大发展空间的一条捷径,是我们教师永远不放弃的追求。
大家知道,任何一种动植物,要生存下去,都必须靠自身机体不断吸取外界的营养而生存。同样,作为从事教育事业的一名教师,要想永不落伍,时刻充满朝气,充满活力,做一名适应于时代发展需要的教师,只有永不间断的学习。正如别人所说:“一个月,一本书,让阅读成为我们行走的方式;一辈子,一节课,让课堂成为展示你我生命价值的舞台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读后感(篇4)
初读这本书,感觉作者是个朴实谦和的人,前面的序言作者把自己放的很低,说自己写此书不会是出于恶意,不妨读读,是一本无害的书。然后谦称自己是一个没有资格给老师提什么建议的人,但从这字字句句中我更能读出郑杰的一片赤子之心。他不能容忍任何一个字是不真诚的,他把自己放在一个善意的帮助者和沟通者的角度上,自然文章就多了情感,少了说教。
人们常说亲其师,信其道,郑杰更是深谙此道。为了能“奢望”给读者一点点影响,郑杰自表家门,陈述了自己从业经历及建校根基:一是困难中的.学校如何生存;二是这样的学校中的人们的生命质量如何;三是寻找到帮助学校和学校中所有人摆脱困境的原创力在哪儿。从他关注的问题就可以看出他是什么样的人。第一条决定了他要做一个放低姿态、服务社会、多做实事的人;第二条决定了他是一个尊重生命、敬畏知识真理,关注师生需求以人为本的人;第三条决定了他是一个注重构建校园文化底蕴,唤醒人们灵魂,从精神层面激活人们寻求幸福的原动力得人。
这样一个人文、低调、谦逊的校长,他的书也处处说到人的心坎上,许多东西感觉似曾相识,或是又得到了一次印证,似乎在与一位老友畅谈,有点他乡遇故交的感受。
本来我也不敢写些评论他人的话,正是基于作者是一个真诚的人,一个懂得尊重和敬畏的人,是一个有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的人,我在这里也发自肺腑的妄谈自己的感受,也保证没有一个字是不真诚的,这篇小文如果有缘奢望被郑杰校长看到,相信一定不会被人腹诽的。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读后感(篇5)
这两周我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的教育学循环一级两套教学大纲部分,他的教育理论深深地鼓舞着我,让我在教育道路上走得更加有信心、更加有激情。我觉得它真的是教师的必读书,读好它,可以做教师,可以做名教师;可以做教育家,因为它是教育的智慧结晶。
苏霍姆林斯基当过30多年的小学、中学的教师,所以写出的东西没有深奥的教育理论,非常贴近教师的工作与生活,就如同一位身边的良师益友在耳边娓娓道来,道出我们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与困惑。这里有差生转化的问题,有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问题,有课堂教学管理的问题,有班主任工作的问题……并且有着各种问题的解决办法。
苏霍姆林斯非常重视师生的读书问题,这本书大约有400多处提到读书。他认为师生读书可以解决太多的问题。教师读书问题已不是教师个人的问题,小处来说是教师本身工作的需要,大处来说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为此,有人曾说:“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
读书,是一种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和自我超越的手段,也是一条重要的几乎是唯一的渠道。教师的备课不能仅局限于教科书,应建立一种宏观的备课观,这就是多读书,读好书。教师传播的是知识,也是在传播做人的道理,也肩负着教给学生生存的责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在从事着塑造学生灵魂的光荣的、艰巨的使命。唯有多读书,读好书,才不致使自己的思维枯竭,读书是涵养水源,唯有此,才能“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